建筑设计艺术的形式手法与思维方式
2020-10-21
20世纪末以来,建筑设计艺术进入了愈发多样化的时期。“现代主义建筑( Modernism Architecture)已经成为过去,“后现代建筑( Post-modern Architecture)"、“解构建筑( Deconstructive Architecture)"也不再是时髦论题。在数字技术被用于统计分析形式开发,绿色、低碳成为城市、建筑设计的重要问题之外似乎已经没有任何建筑艺术观念、设计手法方面的主流、支派可言。建筑师更多针对具体项目来建立意向开发形式,建筑艺术追求似乎已由探求普遍价值走向了针对特殊问题。同时,与20世纪各种建筑流派相关的许多形式,在建筑艺术的各个方面依然留有强烈的痕迹。
这种现象也影响了当今对20世纪建筑的研究。今天50岁上下的中国人一般都认为。至少曾经认为以史为鉴应该联系社会文化、建筑设计理论与形式变革的关系,全面、完整地认识历史确的史观发现建筑艺术的主导原则和发展规律。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研究常常不再是针对过程的以及关于时代主流观念、形式变革及其依据的。人们更愿在具体问题上深入,进入某个个人、某个时段、某个地区的建筑设计艺术,分析各种建筑作品的形式针对和解决了怎样的具体问题,并更多关注形式是怎样组织、生成的,即研究带来各种形式的设计手法。抛开历史进程中一种“主义”反叛另一种“主义”的口号,这样的研究力求从具体创作渠道上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上的建筑,使它们能更有力地启发迎合多种需求的当代建筑形式创造。
最近小编研究了一本美国人研究赖特(Wigh)的著作,《赖特—原理与形式之间》( FRANK LLOYD WRIGH Between Principle and Form)。就深有感触。作者把赖特的作品与其有机建筑( Organic Architecture观念剥离,研究赖特在成长和创作历程中接触、学习了什么形式及其形成关系,在意识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记些印记如何构成一种形式组织原理:进而,以纯粹针对形式的类型学( (Typology)方式,在他具有各种功能与象征的多彩建筑设计中发现由一些基本形式出发的变化与变化方法。比如用赖特自己也没说清的有机来分析和解释这本书揭示了赖特建筑在形式设计领域有更明确价值的一面,带来20世纪建筑设计更具实效的启示性。赖特的“有机观念可以是历史过程的一个短暂环节,但他迎合各种需要时的形式生成与变异手法为后人留下可长期借鉴的东西。
更多相关阅读推荐》》》
上一个: “解构”室内设计思维导向
下一个: ktv设计室内布线施工方法